學院高度重視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培育,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shù)量穩(wěn)步增長。近十年來,獲批包括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lián)合基金項目等在內(nèi)的120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項目來源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姓名  | 項目開始年月  | 項目結束年月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 綠色生態(tài)木竹結構體系研究與示范應用  | 劉偉慶  | 2017.09  | 2020.12  | 
國家973計劃課題  | 動態(tài)服役環(huán)境中的地下結構材料全壽命期性能演化機理  | 劉偉慶  | 2011.11  | 2016.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新型纖維增強結構復合材料的體系創(chuàng)新與關鍵基礎理論  | 劉偉慶  | 2013.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地震局地震科學聯(lián)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 川滇藏地區(qū)寬頻帶強地面運動特性及韌性設防標準研究  | 李鴻晶  | 2021.01  | 2024.12  | 
國家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重大專項課題  | 木質結構工程材改性處理關鍵技術與示范  | 陸偉東  | 2017.09  | 2020.12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  | 大跨木結構體系研究及工程示范  | 陸偉東  | 2013.01  | 2016.12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  |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長期性能及全壽命設計理論  | 王曙光  | 2016.07  | 2019.06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  | 立式工業(yè)建筑結構體系關鍵基礎理論研究  | 肖 巖  | 2018.07  | 2021.06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  | 地下工程結構用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研制及應用技術  | 方 海  | 2023.11  | 2026.10  | 
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項目  | Study on mechanical and piezoresistive sensing performances of carbon nanomaterials-embedded FRP composites  | ILWOO NAM  | 2020.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新型夾層結構材料的結構性能及一體化設計方法研究  | 劉偉慶  | 2010.01  | 201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流體子域法的復雜柱形儲液系統(tǒng)動力學特性研究  | 周 叮  | 2012.01  | 201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大震作用下減隔震連續(xù)梁橋的失效模式與性態(tài)控制目標  | 徐秀麗  | 2012.01  | 201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大跨隔震結構在多維多點地震動激勵下的動力響應與性能評價  | 王曙光  | 2012.01  | 201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自密實混凝土及其在新型疊合節(jié)能結構體系中的性能研究  | 葉燕華  | 2012.01  | 201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速生材膠合木構件的尺寸穩(wěn)定性分級及其鈍化可控性研究  | 岳 孔  | 2012.01  | 201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型木結構植筋節(jié)點的粘結錨固機理與結構性能研究  | 楊會峰  | 2012.01  | 201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長周期地震作用下減隔震連續(xù)梁橋的動力性態(tài)及控制  | 李雪紅  | 2012.01  | 201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山區(qū)場地地震動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  | 李鴻晶  | 2013.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鋼骨混凝土復合橋墩抗撞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  | 張 南  | 2013.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大跨橋梁車橋系統(tǒng)隨機振動響應與行車舒適性  | 李枝軍  | 2013.01  | 201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泡桐木復合材料夾層結構低速沖擊下的界面破壞機理及損傷評估研究  | 萬 里  | 2013.01  | 201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人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建模研究  | 周 叮  | 2014.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預應力膠合木梁的受力性能和預應力損失研究  | 楊會峰  | 2014.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RC框架結構多層次地震損傷演化規(guī)律理論及試驗研究  | 岳健廣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帶裂縫軌道交通地下鋼筋混凝土的非均勻銹脹機理及理論模型  | 徐 鋒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新型拉擠成型復合材料夾芯板材及其力學性能研究  | 齊玉軍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混凝土框架-復合材料板組合護岸結構的受力機理與設計方法  | 王 俊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新型混合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  | 朱張峰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過江地鐵隧道混凝土在荷載-碳化-氯鹽作用下的劣化機理和壽命預測  | 韓建德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曲線梁橋地震落梁失效多級控制系統(tǒng)的理論與試驗研究  | 孫廣俊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大口徑長輸埋地管線斷層響應行為及破壞機理研究  | 李秀菊  | 2014.01  | 201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中高層木結構建筑的抗側力體系受力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  | 陸偉東  | 2014.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大空間建筑火災中網(wǎng)架結構的失效機理研究  | 杜 詠  | 2014.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膠合木-輕骨料混凝土組合梁的受力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  | 胡夏閩  | 2015.01  | 2018.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溫度—荷載耦合作用下泡沫復合材料夾層結構界面剝離機理研究  | 王 璐  | 2015.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微觀結構分析的GFRP型材海洋環(huán)境下劣化機理及其控制  | 方 園  | 2015.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考慮強度非均勻分布的焊接節(jié)點疲勞損傷內(nèi)聚力模型  | 彭 洋  | 2015.01  | 201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近斷層混凝土結構連續(xù)性地震倒塌機理研究  | 李鴻晶  | 2015.01  | 2018.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分布式長標距應變響應的混凝土梁橋使用性能與安全性能指標反演  | 洪 萬  | 2016.01  | 2018.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膠合木-混凝土組合結構在環(huán)境與長期荷載共同作用下的蠕變性能研究  | 劉偉慶  | 2016.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格構增強復合材料框架結構受力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  | 方 海  | 2016.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微珠泡沫夾芯復合材料抗撞防護結構沖擊動力學與損傷自修復研究  | 王 俊  | 2016.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模塊化預制鋼-混凝土組合框架結構關鍵技術與抗震性能研究  | LIEW JAT YUEN RICHARD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動力荷載下輸電鐵塔連接螺栓松脫及斷裂機理與設計理論  | 張大長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輕型膠合竹剪力墻及其關鍵連接件的性能研究  | 李 智  | 2017.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橢圓形FRP-混凝土-鋼組合空心柱的截面優(yōu)化和抗震性能研究  | 張 冰  | 2017.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考慮溫度影響的復合材料夾芯結構疲勞損傷機理與壽命預測  | 霍瑞麗  | 2017.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膠合木-混凝土組合梁抗火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  | 胡夏閩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鋼竹組合網(wǎng)架結構的研究  | 肖 巖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火災下復合材料夾芯構件多尺度性能演化機理及安全評估研究  | 王 璐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考慮性能需求的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地震響應機理及抗震性能增強研究  | 陸偉東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隔震結構考慮地震動非平穩(wěn)特性的地震反應及性態(tài)設計  | 杜東升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裝配式超高層混凝土框架的協(xié)同減震結構體系研究  | 王曙光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震火災后鋼筋混凝土柱的殘余力學性能研究  | Sashi Kunnath  | 2017.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高層建筑干掛石材幕墻地震破壞機理與性能化評估方法  | 黃寶鋒  | 2017.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安全氛圍理論視角下隧道工人安全感知與安全行為間的動態(tài)關系研究  | 董建軍  | 2017.01  | 2019.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新型復合材料夾芯結構沖擊吸能機理與構型優(yōu)化  | 劉偉慶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新型拉擠多腔復材管-混凝土組合柱約束機理與受力性能研究  | 齊玉軍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型鋼混凝土結構多尺度損傷性能優(yōu)化設計理論與試驗研究  | 岳健廣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板式橡膠支座橋梁支座滑動機理與抗震設計方法研究  | 徐秀麗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型鋼混凝土異形柱-鋼筋混凝土板節(jié)點沖切破壞機理  | 徐金俊  | 2018.01  | 2020.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空間結構的金屬節(jié)點輕量化設計與智能制造的研究  | 謝億民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鋼桁腹-混凝土組合梁橋空間受力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  | 張建東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型鋼混凝土結構多尺度損傷性能優(yōu)化設計理論與試驗研究  | 岳健廣  | 2018.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木-混凝土組合梁與木柱組合節(jié)點的受力機理與結構性能研究  | 楊會峰  | 2019.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高層木框筒混合結構體系抗震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  | 陸偉東  | 2019.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往復軸力對鋼筋混凝土橋墩抗震性能及其損傷機制影響的試驗研究  | 孫廣俊  | 2019.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大空間建筑火災下弦支穹頂結構的力學行為及抗火設計理論研究  | 杜 詠  | 2019.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概率理論的工程膠合竹材設計指標研究  | Giorgio Monti  | 2019.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三維金屬負泊松比超材料設計及其力學性能研究  | 任 鑫  | 2019.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結構用膠合竹在不同纖維配置情況下的斷裂性能研究  | 吳 瑤  | 2019.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鋼筋混凝土減震框架結構抗震全階段阻尼特性演化研究  | 李威威  | 2019.01  | 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嵌合負泊松比泡沫的新型混凝土材料的設計及力學性能研究  | 任 鑫  | 2020.01  | 2023.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木材阻燃改性在膠合木抗火性能提升中的應用研究  | 岳 孔  | 2020.01  | 2023.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考慮SSI效應的大型儲罐動力學特性及其隔板減晃研究  | 周 叮  | 2020.01  | 2023.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大尺寸FRP-混凝土-鋼組合空心柱的抗沖擊性能試驗及理論研究  | 張 冰  | 2020.01  | 2023.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運營韌性的全景測度與智能提升研究  | 李靈芝  | 2020.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節(jié)段預制變截面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橋彎剪受力性能研究  | 鄧文琴  | 2020.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FRP約束混合配筋橋墩基于可恢復性的抗震設計方法研究  | 蔡忠奎  | 2020.01  | 2022.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復合材料軟體系統(tǒng)的沖擊吸能機理及其橋梁防船撞應用基礎研究  | 方 海  | 2021.01  | 202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超聲衍射時差信號稀疏性的鋼結構焊縫缺陷與損傷檢測方法研究  | 吳 彪  | 2021.01  | 2023.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多性能需求的高鐵橋梁協(xié)同減隔震體系及設計方法研究  | 李雪紅  | 2022.01  | 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再生纖維再生自密實混凝土及其鋼筋混凝土梁的長期性能研究  | 郭樟根  | 2022.01  | 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頁巖儲層水力裂縫擴展與巖石損傷耦合的相場法數(shù)值模擬研究  | 劉 闖  | 2022.01  | 202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回收GFRP粉末的地聚物混凝土微結構形成機理與多尺度設計理論  | 王 俊  | 2023.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新型網(wǎng)格肋復材管混凝土柱受力破壞機理  | 李奔奔  | 2023.01  | 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木-混凝土組合梁界面連接蠕變性能研究  | 史本凱  | 2023.01  | 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混合連接裝配式框架節(jié)點震損機理及減震修復設計方法研究  | 許偉志  | 2023.01  | 2025.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構造特征的斗栱力學性能及鋪作層抗震性能研究  | 陸偉東  | 2024.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向海洋光伏的新型纖維增強復材結構及其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  | 方 海  | 2024.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單層球面木網(wǎng)殼結構實際火災全過程性能劣化機理及損傷智能識別  | 王 璐  | 2024.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結構動力問題的高階精確時步群積分方法及其在大規(guī)模地震反應分析中的應用  | 李鴻晶  | 2024.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UHPC薄層增強的裝配式波形鋼腹板工字鋼組合梁承載機理及設計方法  | 鄧文琴  | 2024.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節(jié)點壓彎剛度耦合效應的單層球面木網(wǎng)殼彈塑性穩(wěn)定性能研究  | 孫小鸞  | 2024.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外附裝配式RCS子結構的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提升機理與韌性設計方法  | 徐積剛  | 2024.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斜拉索分布式慣容滯回阻尼體系減振機理與設計優(yōu)化  | 狄方殿  | 2024.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鋼-UHPC薄板組合梁界面掀-剪耦合損傷機制與疲勞增強機理  | 徐啟智  | 2024.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高性能磷酸鎂混凝土多尺度力學性能及其界面粘結機理研究  | 張 婧  | 2024.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臺風-海浪作用下考慮多種失效模式的浮式風力機結構可靠度研究  | 宋玉鵬  | 2024.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智能建造“人機協(xié)作”場景下高齡建筑工人勝任力的影響機理與增強方法研究  | 張 磊  | 2024.01  | 202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高性能后張預應力3D打印鋼纖維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試驗研究  | 岳健廣  | 2025.01  | 2028.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木-混凝士組合框架結構的樓板組合作用機理與設計方法研究  | 楊會峰  | 2025.01  | 2028.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曲線梁橋多維地震反應及其破壞機理的混合試驗研究  | 孫廣俊  | 2025.01  | 2028.1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城市“雙老化”住區(qū)包容性更新的價值共創(chuàng)與協(xié)同治理研究  | 李靈芝  | 2025.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反復荷載下輸電鐵塔熱鍍鋅構件的鋅層斷裂剝離機制及對策研究  | 黃鳳華  | 2025.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向既有結構整體可靠性分析的混凝土本構關系不確定性量化研究  | 陶金聚  | 2025.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基于新型鋼箱-軟體防撞系統(tǒng)的既有橋墩船撞性能提升機理與設計方法  | 張新晨  | 2025.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位置”協(xié)同感知技術及人員安全風險動態(tài)預警機制研究  | 李子奇  | 2025.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設置新型減震裝置的地鐵車站地下框架結構抗震韌性研究  | 劉 迪  | 2025.01  | 2027.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考慮結構材燃燒效應的木框架蔓延火災動力特性及熱-力響應機理研究  | 張永旺  | 2025.01  | 2027.12  |